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修改图形》
- 时间:
- 2018-12-24 10:29:30
- 作者:
- 章老师
- 阅读:
- 来源:
- 辽宁教师资格网
【适用年级】七年级
【适用单元】第二单元
一、教材分析
《修改图形》是画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画线、画多边行、涂色等操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以“环保”为主线,利用“橡皮”、“裁剪”、“放大镜”等画图工具来美化图像,让学生乐学、爱学,在轻松的学习中掌握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让学生熟悉和掌握“橡皮”、“裁剪”工具修改图形的方法。
⑵了解“放大镜”工具的作用,掌握其操作方法。
2.能力目标:
⑴培养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精益求精的好习惯;渗透环保意识。
4.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协同合作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修改图形的几种方法,使用修改工具时要注意设置的背景色与画图内的背景颜色是否一致。
难点:学会用“选定”“裁剪”工具选定区域以及对不封闭区域的涂色。
二、教法和学法分析
(一)教法
信息技术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因而,本课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教学方法。
因课程本身的特点,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已经接受过的美术和信息技术教育,利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设置一个任务,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己动手,有机结合画图的各种工具,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能力。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创造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提高课堂的主动性,有趣性,以及它的战斗力与生命力。
(二)学法
这堂课的学法是“分析体验──接受任务──合作探究──综合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发展能力,训练思维。
(三)教学媒体
深蓝易思多媒体电子教室,flash课件,需要修改的图片等。
三、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提示课题
展示课件:我们身边有一些很漂亮的房子,被一些人在墙壁上乱涂乱画或者对着墙壁踢足球,慢慢地房子上就出现了许多污点,使得原本很漂亮的房子失去了原来的风采。
提出问题:除去污点的方法和步骤。
新课引入:为了美化图片、美化环境,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美容师,还一个美丽、整洁的环境。
提示课题:图形的修改。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巧妙设计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缺憾,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想学、乐学。
(二)提出任务,激发兴趣
【任务】拥有很多污点的图片,应该怎么样把污点去掉?
由于以前学过初步的橡皮擦除知识,学生自然会知道使用橡皮工具。可污点这么大,擦起来肯定要花很多时间,让学生思考,有没有简单一点的方法。
1.教师讲解
用课件演示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
(1)选中“选定”工具。
(2)在污点外拖动出需要去除图形多余部分的一个长方形区域。
(3)单击“右键”菜单中的“清除选定区域(L)”命令。
(4)用“喷涂”工具涂色。
第二种方法:
(1)选中“裁剪”工具。
(2)在污点外拖动出需要去除图形多余部分的一个不规则的区域。
(3)单击“右键”菜单中的“清除选定区域(L)”命令。
(4)用“喷涂”工具涂色。
将操作步骤用课件有条理地向学生交待清楚,对培养学生良好、规范的操作习惯是相当有用的,同时也体现了课件应有的实用价值。
2.合作探究
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合作之前提出要求:
(1)个人依靠老师提供的学习步骤探究三分钟。
(2)两分钟后,需要帮助的同学举手。
(3)会了的同学当小老师,去帮助举手的同学。
3.学生汇报交流
说说你是选择了哪一种方法,为什么选择它,让同桌每人选用一种方法操作,比比谁快。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可以知道根据不同的图形选择合适的方法。
4.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
为了能让学生系统掌握本课的教学重点,把“橡皮”、“选定”、“裁剪”三种工具在使用的异同点制作成表格,用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
设计意图:小组协作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一种方法,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与自主学习存在着矛盾。比如:有的同学虽然不会,但是他不希望马上有人来教他,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技能或知识。所以我先让学生探究几分钟,需要帮助再请教别人。
(三)设置悬念
1.教师演示
屏幕广播教师擦除污点,擦除之前,先使背景色和画图区的背景颜色一致。学生会惊讶于教师不需要涂色就可以修改图形。
本环节通过设置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我在擦除之前使背景色和画图区的背景颜色一致,于是他们通过观察就解决了问题。如果没有同学找出办法,我将再演示一遍,同时提醒他们仔细观察,培养他们仔细观察的习惯。
2.讨论
让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并说说先使背景色和画图区的背景颜色一致的好处。让他们从心理需要,把先使背景色和画图区的背景颜色一致的知识融入到他们的行动中。
(四)练习巩固、体验乐趣
提供给学生多个需要擦除污点的图片,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橡皮、选定、 裁剪)进行修改。
(五)学习放大镜工具
1.创设情境,设置悬疑
污点消失了,可云云发现还是有同学在墙上乱画,为了能够很好的提醒大家,于是他做了一个四色圆形标志,可他在涂上颜色时,却发现怎么涂都只能涂出三种颜色,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在教彩色世界时,学生就知道如果不封闭图形填充颜色就会外溢。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说有地方没封闭。由于图形太小,学生就会想到用放大镜工具。
2. 用放大镜工具来修改图形
(1)小组合作探究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问题情景,并逐步创设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形成新的学习需求,使学生不断带着问题解决的欲望,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将新旧知识经验形成整体一贯的知识体系。
(2)汇报总结
汇报方法,学生总结得出步骤。
(六)设计环保标志并评价
如果你是云云,会用什么环保标志来提醒大家?
1.小组交流,个人独立完成
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技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运用技术进行创作,感受信息文化。
2.完成后评价交流
A.在小组中对作品进行自评,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么做,然后进行互评,讲一讲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组员根据你认为合理的意见进行修改。组长组织推荐作品向全班同学展示。
B.教师对作品充分肯定,同学们设计的环保标志都很优秀。
(七)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拿着你设计的环保标志,你会对在墙边玩耍的同学说些什么呢?整合语文学科。让学生进行语言交际的训练。
这一课你学会了什么,在今后的生活中,你将如何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把学会的知识通用到生活中去,与生活经验相联系,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实用性。
/uploadfile/2024/0328/2024032811441810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