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科目二—心理学知识
- 时间:
- 2019-12-31 21:03:27
- 作者:
- 娄老师
- 阅读:
- 来源:
- 辽宁教师资格网




知识点1: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练习题:
1.听歌曲《美丽草原我的家》头脑中出现草原的画面是一种( )心理现象。A.知觉 B.想象 C.注意 D.假设
答案:B。解析:头脑中出现草原的画面是进行加工改造,出现了新形象。
想象的分类
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知识点2: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练习题:
1. 梦属于( )。
A.有意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
答案:B。解析:梦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2.人们看到窗上的冰霜,不自觉地把它想象成美丽的树林、陡峭的山峰等,这种想象属于:( )
A.再造想象B.无意想象C.创造想象D.有意想象
答案:B。解析: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成为美丽的树林等。
知识点3: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想象的内容和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1)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再造想象有一定的程度的创造性,但其创造性的水平较低。它的形成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作为基础,同时离不开词语的组织作用。
练习题:
1.听老师读《沁园春•雪》学生头脑中浮现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方属于( )
A.无意现象 B.创造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答案:C。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题目中通过听老师读,在人脑中浮现新形象。
(2)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比再造想象更复杂、更困难,它需要对已有的感性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加工、改造,在人脑中进行创造性的构思。
练习题:
1.设计师设计、描绘城市规划的蓝图的过程属于(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空想
答案:B。解析: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设计师设计蓝图,从无到有的过程。
(3)幻想
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不立即体现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而带有向往的性质,是人们寄托的东西。
当人们依据事物发生的客观规律来想象时,这种想象叫理想。
当人们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甚至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因而是不能实现的想象,这种想象是空想。

练习题:
1.小强同学努力学习,长大后励志成为自然科学家,这是( )
A.空想 B.无意想象 C.表象 D.理想
答案:D。解析:当人们依据事物发生的客观规律来想象时,这种想象叫理想。立足现实,努力实现最终目标。
/uploadfile/2024/0328/2024032811441810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