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考试中学科目二考点讲解:注意的品质
- 时间:
- 2018-12-24 12:51:26
- 作者:
- 娄老师
- 阅读:
- 来源:
- 辽宁教师资格网




一、注意的广度:即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的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其关键词是同一时间掌握对象数量的多少,如有的人一目十行,有的人一目三行,就是由于不同人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的不同。
二、注意的稳定性:即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比如有的学生能够坚持长时间的学习;有的学生则只能坚持短时间的学习,就是其注意的稳定性不同导致。
大家还需要掌握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表现是注意的分散,又称溜号或分心。是指在注意过程中,被无关刺激或干扰持续作用引起的偏离注意对象的状态,比如上课时开小差。
三、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如: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其中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并且有一种活动是高度熟练的。
四、注意的转移: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动把注意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比如:学习完数学课,上语文课,就是学习者主动把注意对象从数学转移到语文。
以上是注意品质的内容,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在这里大家还需要重点掌握如何区分注意分散、分配和转移,这三者是容易易错的考点。
首先,注意的分散,即分心,是指注意者被无关对象吸引,离开注意对象的状态,一般来说都是一种被动、消极的现象。
其次,而注意的分配是强调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力同时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上。如,明星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最后,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任务的要求,把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相对于注意的分散,转移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品质。
结合相应的考题,我们将这部分内容进行巩固和复习。例如;
实验发现,人很难做到在左手画圆形的同时右手画正方形,这涉及( )
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稳定性
答案B: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或对象的能力称为注意的分配。
希望各位同学听过老师的讲解后,对注意的品质有个全方位了解,祝各位考生轻松上岸,金榜题名。
/uploadfile/2024/0328/2024032811441810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