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 时间:
- 2018-12-24 13:05:31
- 作者:
- 娄老师
- 阅读:
- 来源:
- 辽宁教师资格网
在教师资格的考试中,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在学习理论部分是一个常考点,多以单选题形式出现,关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这部分,经常有一些考生容易将知识点混淆,中公讲师带领大家梳理一下这部分的知识点。
1.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而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两种行为的根本区别是:刺激物的先后问题。应答性行为是刺激(S)在前,反应(R)在后。操作性行为是反应(R)在前,刺激(R)在后。
在研究强化规律时,斯金纳认为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
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
正强化: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例如:小明的妈妈告诉小明只要考了100分就奖励100元钱。这里呈现的是给钱这个愉快的刺激,增加考100分的行为。
负强化: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例如:小明的妈妈告诉小明只要考100分就不用做家务。这里取消了做家务这个厌恶的刺激,增加小明考100分的行为。
在强化时,可以使用这样一个原则——普雷马克原理,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如“你吃完这些青菜,就可以去玩。”如果一个儿童喜爱做航空模型而不喜欢阅读,可以让学生完成一定的阅读之后去做模型等等。
负强化的作用类型包括两种现象: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逃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例如:小红讨厌下雨,所以每当下雨的时候,小红就快速跑回家。这里厌恶刺激雨已经出现。
回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例如:小红讨厌下雨,所以每当打雷的时候小红就快速跑回家。这里厌恶刺激雨没有出现,只是打雷预示着即将下雨。
(2)消退
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因此,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
例如,小丽上课调皮捣蛋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但是老师并不理睬她所以她以后不再这样做就是消退。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消退是无强化的过程。
(3)惩罚
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例如:小李的爸爸告诉小李只要你出去打架回来就一定挨揍。这里呈现的是挨揍这个厌恶的刺激,减少小李打架的行为。
惩罚与负强化有所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惩罚的运用必须慎重,惩罚一种不良行为应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对于这四种要进行区分,先看目标行为是多了还是少了,如果多了就在正强化和负强化里面选择。如果行为少了就在惩罚和消退里面选择。
2.程序教学
这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并以此设计了教学机器。基本做法:
(1)把教材内容细分成很多的小单元;
(2)按照这些单元的逻辑顺序排列起来,构成由易到难的很多层次或小步子,让学生循序渐进,依次进行学习;
(3)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立即反馈,出示正确答案。
这是一种个别化的学习方式适合那些能力高且个性独立的学生。它基本是一种自学程序,缺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例:乘坐校车时,系好安全带就可以终止刺耳的提示噪音,这种强化属于( )
A.负强化 B.正强化 C.惩罚 D.消退
【答案】A。解析:负强化: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题干中:摆脱噪音这个厌恶刺激,增加系安全带的行为。故本题选A。
/uploadfile/2024/0328/20240328114418107.png